相关新闻
-
12-16
榆林市2023年度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详细调查成果报告喜获优秀
近日,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家对我中心承担的“榆林市2023年度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详细调查”项目成果进行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果丰硕,报告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同意该项目成果报告通过评审,综合评分95分,为优秀级。
查看更多 -
12-09
绷紧保密“弦” 筑牢安全“盾”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提升保密防范能力和水平。按照省地质调查院对保密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日,矿产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警惕密从口出》保密警示教育宣传片。此次集体观影不仅是对保密工作的一次重要宣传,更是对全体干部职工保密责任的一次深刻提醒。
查看更多 -
12-02
矿产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为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中心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组织开展了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中心大力宣传消防知识,利用电子横幅、显示屏宣传活动主题和消防知识30场次,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海报10余幅,在有关工作群推送安全提示20余条,有效增强了中心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身防火自救能力,营造了“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查看更多 -
11-26
“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
近期,省地质调查院组织专家对我中心承担的“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组注重生产与科研相结合,成果转换与应用效果明显, 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综合评定为优秀级。
查看更多
新的生产环境 新的安全措施 确保安全生产
发布日期: 2015-10-22 作者: 来源: 浏览数:803
    物探野外作业大多在高山峻岭、深沟陡坡、丛林荆棘、高寒缺氧、大漠风沙等艰险地区,而今年实施的陕西省大中型城市浅层地热能调查项目电测深工作区却分布于城市及周边城乡接合地带。城市中各类管网交织、道路纵横、人员密集且无序流动、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大、各类干扰严重等复杂的交通环境,给项目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以往行之有效的野外安全生产办法、经验及应急预案,已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环境的变化。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认真研究施工现场的各类情况、仔细分析,总结出一套城区电法安全施工方面的有效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其具体做法:
    一是工作人员穿戴明显安全标识。作业人员上岗全部身穿反光背心,必要时佩戴袖章等明显标识,向过往车辆、行人等提醒自己的存在、具体位置及运动状态,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是工作区设置安全警示牌。电法测站采用隔离桩围挡保护,并悬挂安全警示牌提醒;发电机、供电导线接头等重点部位,用隔离桩与外围隔离,并设挂“有电请勿靠近”警示标志牌,提醒过往人员、车辆请勿靠近。
    三是导线铺设尽量紧贴地面,分段压实。跑极沿线全程设置隔离桩,分段悬挂安全警示牌,安全员全程巡视;导线通过硬化路面,采用专用橡胶软管包裹,并有专人看管,以防导线被过往车辆碾压破损或被车轮缠绕拖拉绷断而伤及附近行人;收、放导线过程必须保持导线紧贴地面,禁止远距离拉拽,防止导线悬空,避免伤及过往人员。
    四是野外施工组织严密,确保每一个安全事项落实到位。每个作业段,技术负责、野外生产指挥、台班长亲自进行实地踏勘,要求踏勘做到仔细、准确、具体,明确测站放置在什么位置、导线多大极距通过十字路口、安全标志牌悬挂在什么地方、隔离桩摆放的具体地段、沿线及十字路口巡视人员的巡视范围等。在每个作业段正式作业前,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实际作业时台班长还要沿途逐项落实,待一切安全工作就绪后方可正式作业。
    五是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台班长是本台班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全面检查台班生产环节安全,全面落实台班安全责任,不留死角,为施工安全筑起了安全屏障。
    六是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开展,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安全知识考核、安全技能培训,强化了新环境下安全生产的意识,使得项目组对安全生产管理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有力保证了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物探所的此种做法值得中心各所学习借鉴,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根据工作区的具体情况、具体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才能对安全生产真正起到作用,也只有把安全生产牢记心中、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常抓不懈,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新情况、新条件下,保证野外生产的安全推进。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认真研究施工现场的各类情况、仔细分析,总结出一套城区电法安全施工方面的有效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其具体做法:
    一是工作人员穿戴明显安全标识。作业人员上岗全部身穿反光背心,必要时佩戴袖章等明显标识,向过往车辆、行人等提醒自己的存在、具体位置及运动状态,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是工作区设置安全警示牌。电法测站采用隔离桩围挡保护,并悬挂安全警示牌提醒;发电机、供电导线接头等重点部位,用隔离桩与外围隔离,并设挂“有电请勿靠近”警示标志牌,提醒过往人员、车辆请勿靠近。
    三是导线铺设尽量紧贴地面,分段压实。跑极沿线全程设置隔离桩,分段悬挂安全警示牌,安全员全程巡视;导线通过硬化路面,采用专用橡胶软管包裹,并有专人看管,以防导线被过往车辆碾压破损或被车轮缠绕拖拉绷断而伤及附近行人;收、放导线过程必须保持导线紧贴地面,禁止远距离拉拽,防止导线悬空,避免伤及过往人员。
    四是野外施工组织严密,确保每一个安全事项落实到位。每个作业段,技术负责、野外生产指挥、台班长亲自进行实地踏勘,要求踏勘做到仔细、准确、具体,明确测站放置在什么位置、导线多大极距通过十字路口、安全标志牌悬挂在什么地方、隔离桩摆放的具体地段、沿线及十字路口巡视人员的巡视范围等。在每个作业段正式作业前,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实际作业时台班长还要沿途逐项落实,待一切安全工作就绪后方可正式作业。
    五是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台班长是本台班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全面检查台班生产环节安全,全面落实台班安全责任,不留死角,为施工安全筑起了安全屏障。
    六是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开展,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安全知识考核、安全技能培训,强化了新环境下安全生产的意识,使得项目组对安全生产管理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有力保证了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物探所的此种做法值得中心各所学习借鉴,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根据工作区的具体情况、具体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才能对安全生产真正起到作用,也只有把安全生产牢记心中、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常抓不懈,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新情况、新条件下,保证野外生产的安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