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12-16
榆林市2023年度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详细调查成果报告喜获优秀
近日,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家对我中心承担的“榆林市2023年度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详细调查”项目成果进行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果丰硕,报告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同意该项目成果报告通过评审,综合评分95分,为优秀级。
查看更多 -
12-09
绷紧保密“弦” 筑牢安全“盾”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提升保密防范能力和水平。按照省地质调查院对保密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日,矿产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警惕密从口出》保密警示教育宣传片。此次集体观影不仅是对保密工作的一次重要宣传,更是对全体干部职工保密责任的一次深刻提醒。
查看更多 -
12-02
矿产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为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中心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组织开展了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中心大力宣传消防知识,利用电子横幅、显示屏宣传活动主题和消防知识30场次,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海报10余幅,在有关工作群推送安全提示20余条,有效增强了中心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身防火自救能力,营造了“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查看更多 -
11-26
“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
近期,省地质调查院组织专家对我中心承担的“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组注重生产与科研相结合,成果转换与应用效果明显, 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综合评定为优秀级。
查看更多
陕西省秦岭造山带构造和地层对比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发布日期: 2010-10-13 作者: 来源: 浏览数:825
    从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西安召开的秦岭造山带构造和地层对比业务协调会上获悉,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地质志项目组提出的构造区划和地层区划与对比方案基本可行,可作为今后相邻省、区进行地质志编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2010年9月6至1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和《中国地质志》编制项目办公室在西安召开了秦岭造山带构造和地层对比业务协调会,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承办,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代表及特邀专家50余人参加。
    作为本次会议交流和讨论的基础材料,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作为已经启动地质志编制的单位首先介绍了陕西省在地层格架与构造演化阶段划分方面的情况;西北大学张国伟院士详细介绍了秦岭地区地学研究的现状、地质演化历史和构造划分方案;中国地质调查局区调处长翟刚毅研究员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地质发展演化规律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王宗起研究员和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韩芳林教授级高工分别介绍了所承担项目在秦岭地区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对一些问题的新认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徐学义研究员讨论了秦岭商丹带和勉略带的性质和特征,并提出了对地层构造划分问题的思考。地质志项目专家组肖庆辉、王乃文研究员和葛肖虹教授对秦岭地质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地质志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王世炎高级工程师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张宽忠高级工程师分别介绍了所涉及的秦岭地区地质演化特征和对比关系。长期在秦岭工作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张二朋研究员、原陕西区调队陈家义高级工程师、陕西省地调院王根宝和王北颖教授级高工分别对秦岭地区地层和构造的划分与对比问题做了说明,并指出了今后研究中应注意问题。会议期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地质志项目编制人员和即将开展地质志编制的甘肃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与会同志以及专家对秦岭地区重要地质体的对比关系和构造线的衔接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认为陕西省地质志项目组提出的构造区划和地层区划与对比方案基本可行,可作为今后相邻省、区进行地质志编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刘曦鹏报道
                                                                                             2010年10月11日
    2010年9月6至1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和《中国地质志》编制项目办公室在西安召开了秦岭造山带构造和地层对比业务协调会,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承办,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代表及特邀专家50余人参加。
    作为本次会议交流和讨论的基础材料,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作为已经启动地质志编制的单位首先介绍了陕西省在地层格架与构造演化阶段划分方面的情况;西北大学张国伟院士详细介绍了秦岭地区地学研究的现状、地质演化历史和构造划分方案;中国地质调查局区调处长翟刚毅研究员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地质发展演化规律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王宗起研究员和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韩芳林教授级高工分别介绍了所承担项目在秦岭地区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对一些问题的新认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徐学义研究员讨论了秦岭商丹带和勉略带的性质和特征,并提出了对地层构造划分问题的思考。地质志项目专家组肖庆辉、王乃文研究员和葛肖虹教授对秦岭地质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地质志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王世炎高级工程师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张宽忠高级工程师分别介绍了所涉及的秦岭地区地质演化特征和对比关系。长期在秦岭工作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张二朋研究员、原陕西区调队陈家义高级工程师、陕西省地调院王根宝和王北颖教授级高工分别对秦岭地区地层和构造的划分与对比问题做了说明,并指出了今后研究中应注意问题。会议期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地质志项目编制人员和即将开展地质志编制的甘肃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与会同志以及专家对秦岭地区重要地质体的对比关系和构造线的衔接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认为陕西省地质志项目组提出的构造区划和地层区划与对比方案基本可行,可作为今后相邻省、区进行地质志编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刘曦鹏报道
                                                                                             2010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