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8-21
钞中东一行赴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交流座谈
8月19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主任钞中东一行4人,赴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开展交流座谈。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异宵,党委书记郭云,以及双方单位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查看更多 -
08-20
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一行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交流座谈
2025年8月19日,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郭文波一行,到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座谈。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主任钞中东主持会议。省矿产中心相关领导、科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本次会议旨在深化交流、拓宽合作领域,共同提升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能力水平。
查看更多 -
08-18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新入职职工岗前培训
为持续推动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走深走实,助力新入职职工快速进入角色、提升履职能力,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近日成功举办为期5天的“2025年新入职职工岗前培训”,中心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培训活动并进行授课。
查看更多 -
08-14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第五党支部与中国
8月12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第五党支部与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所规划室党支部联合开展“业务+党建”双轮驱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红色教育与业务研讨相结合”的模式,实现组织生活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查看更多
陕西省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介绍
发布日期: 2007-10-14 作者: 来源: 浏览数:2367
《陕西省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共同组织的合作项目。工作范围为陕西省关中盆地,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面积约19000km2,包括: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渭南市。工作时间:2004年7月~2007年6月份。
首次从地质结构、沉积岩相等方面对关中盆地整体地热资源开展研究。主要任务是建立盆地三维地质模型、地热地质资料数据库,为以后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规划依据。
通过项目实施,主要完成地热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研究、样品分析、地热流体监测及部分钻探试验工作、数据库建设、建立三维空间地质结构模型;完成地热井开采示范工程、地热资源评价工作。
自2004年开展工作以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先后开展了1/25万地热地质调查、1/2.5万典型地段地热地质调查、岩水样分析、工程测量、资料收集、建立数据库等工作。
通过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依据断裂深度、规模,对盆地内分布的主要断裂进行了分类,分别为控盆断裂、控制单元断裂和一般断裂三类,并将盆地划分为6大构造单元和19个小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新生界主要地层沉积发育特征及测井资料,重新划分了地层层序,建立了新的地层格架系统;肯定了盆地内赋存大量埋藏相对较浅的,不同类型的地热资源;据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秦岭山前、渭北岩溶区浅埋热水,年龄均小于2万年,而盆地凹陷的年龄超过2万年。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填补了咸阳北塬、礼泉县城、扶风法门寺、华县县城、华阴山前等典型地段无地热利用的空白,为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了示范样板。丰富了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更好发展。
院水环部供稿
二OO七年九月二十日
首次从地质结构、沉积岩相等方面对关中盆地整体地热资源开展研究。主要任务是建立盆地三维地质模型、地热地质资料数据库,为以后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规划依据。
通过项目实施,主要完成地热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研究、样品分析、地热流体监测及部分钻探试验工作、数据库建设、建立三维空间地质结构模型;完成地热井开采示范工程、地热资源评价工作。
自2004年开展工作以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先后开展了1/25万地热地质调查、1/2.5万典型地段地热地质调查、岩水样分析、工程测量、资料收集、建立数据库等工作。
通过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依据断裂深度、规模,对盆地内分布的主要断裂进行了分类,分别为控盆断裂、控制单元断裂和一般断裂三类,并将盆地划分为6大构造单元和19个小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新生界主要地层沉积发育特征及测井资料,重新划分了地层层序,建立了新的地层格架系统;肯定了盆地内赋存大量埋藏相对较浅的,不同类型的地热资源;据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秦岭山前、渭北岩溶区浅埋热水,年龄均小于2万年,而盆地凹陷的年龄超过2万年。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填补了咸阳北塬、礼泉县城、扶风法门寺、华县县城、华阴山前等典型地段无地热利用的空白,为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了示范样板。丰富了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更好发展。
院水环部供稿
二OO七年九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