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31
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
7月23日至25日,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汉中、安康野外项目一线开展调研指导和“送清凉”慰问活动,院地勘处、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查看更多 -
07-25
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刘文革一行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交流座谈
2025年7月24日,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文革一行,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座谈。中心主任钞中东主持会议。中心总工程师及相关科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查看更多 -
07-24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
为切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解,7月21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学习会,会议邀请陕西省委党校教授李晓燕和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拴厚作专题辅导授课。
查看更多 -
07-08
播撒科学种子 守护绿色秦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省地质调查院组织的“科普七进”工作,7月4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联合韦曲街道靖宁路社区,走进长安区橡树湾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共驻共建齐育人 地质探秘进校园”特色科普活动。
查看更多
探寻贞观盛世风采,聚焦文化旅游发展 -记“唐昭陵地下遗址精细探测与虚拟景观再现示范工程”立项促进会
发布日期: 2018-09-25 作者: 地质勘查技术所 史朝洋 高维强 来源: 浏览数:3400
我省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资源丰富。《陕西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充分利用丝绸之路起点和旅游大省的优势,把陕西建设成“一带一路”旅游核心区。2018年陕西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域旅游示范省要创建成功,国家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和“一带一路”旅游核心区地位基本确立,打造丝绸之路起点旅游走廊等“四大旅游高地”。
在这样的历史机遇背景下,矿调中心坚持“六个导向”,积极推动“七大转变”。在“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开展期间,聚焦渭北人文景观带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以“周秦汉唐”四大文明为先导,深入调研渭北经济欠发达县市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状况,以“唐十八陵”、“五陵原”等皇家陵园探测工作为重点,主动与咸阳市各级文物旅游主管部门联系,对接古墓葬探测需求。最终与文化底蕴深厚、潜在旅游资源丰富的礼泉县达成合作意向,选择“天下名陵”—唐昭陵进行探测示范,计划实施“唐昭陵地下遗址精细探测与虚拟景观再现示范工程”项目,探寻贞观盛世风采,挖掘九嵕山遗址区历史人文价值,以提高唐宗圣地旅游产业附加值,助推礼泉县旅游经济发展。
2018年9月19日上午,“唐昭陵地下遗址精细探测与虚拟景观再现示范工程”立项促进会在咸阳市礼泉县文化旅游局召开,礼泉县文化旅游局局长陈浩,副局长单富强、张志攀,党组成员李拥军,昭陵博物馆副馆长李浪涛以及下属各单位负责人参会,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张卫敏、地质勘查技术所所长张林、副所长史朝洋等4人出席。
会议由陈浩局长主持,首先陈局长对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关注礼泉县文物旅游事业发展表示感谢,介绍了礼泉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文物旅游资源潜力状况。中心张卫敏副主任表示中心将发挥在地下旅游资源探测、调查和评价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服务当地旅游经济建设,加强“地院”融合,实现共赢发展。
随后昭陵博物馆李浪涛副馆长汇报了昭陵陵山的五次考古发掘和地表清理工作,目前考古发现和主陵布局,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关于主陵是否被盗等科学争论等。矿调中心史朝洋重点针对目前昭陵遗址区存在的科学争论,从立项背景、任务目的和计划投入的无损地球物理考古技术、预期成果以及双方需要合作的内容等方面介绍了项目工作计划。
昭陵博物馆副馆长李浪涛汇报陵区概况
矿调中心史朝洋汇报项目立项情况
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文物局领导表示,在目前旅游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游客已经从观光游向求知、探秘、探奇方向发展,若项目能按照预期构建地宫三维景观模型、制作科普宣传动画,将大大增强昭陵景区人文旅游吸引力,实施该项目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中心相关人员对考古勘查计划投入的方法特点与资料保密措施进行了说明,此次勘查技术以电磁波技术为主,皆无损、无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配合当地主管部门,严格遵守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并做好保密工作。
最后,县文物管理局计划近期将该项目相关情况呈报陕西省文物局,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并积极配合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