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6-20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召开警示教育会议暨专题党课
查看更多 -
06-13
院党委书记黄建军一行赴商洛锡矿项目调研指导工作
6月11日至12日,院党委书记黄建军一行赴商洛市洛南县,对中心承担的“陕西省商洛市马家坪﹣高耀一带锡锑锂钽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指导。院办公室、地勘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查看更多 -
06-06
汇聚学术智慧 赋能地质新识
为推动地质调查领域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提升综合勘查技术水平,2025年6月4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邀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程丰研究员,来中心作“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对渭河盆地演化的启示”交流研讨。中心领导、副总工程师、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参加会议。
查看更多 -
06-06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召开统战工作座谈会
为凝聚统一战线智慧力量,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近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召开统战工作座谈会。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并讲话,工会主席,民主党派和少数民族人士参加会议。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油页岩富集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评审获优秀
发布日期: 2018-09-05 作者: 能源矿产勘察所 吴欣 来源: 浏览数:1464
8月24日,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科技处组织对我中心提交的《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油页岩富集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进行了评审。评审专家组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张晓团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赵东宏研究员、西北有色地矿集团有限公司刘平教授、陕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何进军高工等组成。专家在认真审阅报告文字、图件的基础上,听取了成果汇报,进行了交流答疑,认为该报告全面反映了区内三叠系油页岩的最新研究成果,为鄂尔多斯东南部油页岩勘查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系统评价三叠系油页岩资源潜力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该项目所取得成果,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评审,综合评分为91分,定为优秀级。
该项目为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公益性科研项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成果资料研究,在修编1:25万地质图的基础上,明确研究区油页岩赋存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73段和91段,并总结了该段在研究区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变化规律。报告提出四个创新点,创新点1:通过盆地演化模拟研究,总结了油页岩构造热演化史,确定了油页岩成矿有利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创新点2:据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得出长73和91油页岩沉积时期为超富营养湖,气候温润,生物繁盛,古湖泊生产力强的时期。创新点3:首次在区内优选出适合性强、预测精度较高的地球物理测井SVM神经网络法解释模型,为快速评价油页岩提供了经济便捷的技术方法。创新点4:首次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对油页岩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评价,基本摸清了我省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油页岩资源潜力。填补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对油页岩矿种资源潜力评价的空白。项目共取得了1项新发现,4项创新,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提交审稿1篇,培养了4名油页岩研究人才。
该项目为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公益性科研项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成果资料研究,在修编1:25万地质图的基础上,明确研究区油页岩赋存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73段和91段,并总结了该段在研究区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变化规律。报告提出四个创新点,创新点1:通过盆地演化模拟研究,总结了油页岩构造热演化史,确定了油页岩成矿有利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创新点2:据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得出长73和91油页岩沉积时期为超富营养湖,气候温润,生物繁盛,古湖泊生产力强的时期。创新点3:首次在区内优选出适合性强、预测精度较高的地球物理测井SVM神经网络法解释模型,为快速评价油页岩提供了经济便捷的技术方法。创新点4:首次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对油页岩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评价,基本摸清了我省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油页岩资源潜力。填补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对油页岩矿种资源潜力评价的空白。项目共取得了1项新发现,4项创新,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提交审稿1篇,培养了4名油页岩研究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