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6-20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召开警示教育会议暨专题党课
查看更多 -
06-13
院党委书记黄建军一行赴商洛锡矿项目调研指导工作
6月11日至12日,院党委书记黄建军一行赴商洛市洛南县,对中心承担的“陕西省商洛市马家坪﹣高耀一带锡锑锂钽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指导。院办公室、地勘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查看更多 -
06-06
汇聚学术智慧 赋能地质新识
为推动地质调查领域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提升综合勘查技术水平,2025年6月4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邀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程丰研究员,来中心作“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对渭河盆地演化的启示”交流研讨。中心领导、副总工程师、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参加会议。
查看更多 -
06-06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召开统战工作座谈会
为凝聚统一战线智慧力量,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近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召开统战工作座谈会。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并讲话,工会主席,民主党派和少数民族人士参加会议。
查看更多
大红柳滩509道班西锂、铍多金属矿床发现历程记
发布日期: 2018-07-24 作者: 区域地质调查所 杜彪 王娅娅 来源: 浏览数:2578
2018年6月21日,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随着钻机轰隆隆的一声巨响,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509道班西锂、铍多金属矿预查”项目的第一个钻孔顺利开工了。截止7月23日,项目组已完成三分之一的钻探工作任务,在已完成的4个钻孔中,3个孔见矿效果较好。超出预期目标。其中在1,2号孔分别见到四十五米左右和五十五米左右厚的矿。目前该项目钻探施工进度顺利,深部含矿伟晶岩脉连续性较好,地表新填绘出含矿伟晶岩脉数条。该矿床的发现,共经历了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发现、矿产调查评价和预查三个阶段。

一、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发现
2012-2014年间,我单位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西昆仑地区1∶5万I44E002006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项目组在项目负责代新宇带领下,通过1∶5万路线地质调查、1∶2千地质剖面测制以及地表槽探工程揭露,于2012年8月在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509道班西新发现锂、铍、铷矿点1处,圈定锂、铍、铷找矿靶区,并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项目办的认可。
二、矿产调查评价进一步工作
在“新疆西昆仑地区1∶5万I44E002006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基础之上,2014年11月我单位向新疆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中心提交了“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地区金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项目立项申请报告,2015年通过招投标形式中标该项目,项目周期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
工区位于自治区的西南端、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喀喇昆仑山主脊北侧的高寒山区,海拔4800-5300米,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四季飘雪、终年冰封,高寒、缺氧、低压,强紫外线照射,河流交错纵横,野兽出没频繁,形成了人尽皆知的“生命禁区”。交通也极为不便,仅有新藏公路从预查区中部通过,所需生活和生产物资均需从500公里以外的叶城县拉运。
项目组人员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地质“三光荣”精神和“缺氧不缺精神、奉献更需贡献”的昆仑精神,克服海拔高、氧含量低、寒冷,在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努力,在锂、铍、铷等稀有金属找矿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新发现花岗伟晶岩脉48条,圈定稀有金属矿体12条,初步估算的资源量表明,是以锂为主,共生铍、铷的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具有形成超大型稀有金属矿的地质条件。
对于该矿床的发现,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中心给予高度关注。2017年7月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成功中标“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509道班西锂、铍多金属矿预查”项目,实施单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中心,目前该项目钻探施工进度顺利,深部含矿伟晶岩脉连续性较好,地表新填绘出含矿伟晶岩脉数条,找矿效果较好。
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509道班西锂、铍等稀有金属矿床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带动了矿区外围找矿工作的突破,在此基础上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与新疆第六地质大队在矿区东部与西部均取得了找矿突破;其次,该矿床的发现带动了该地区矿产资源经济发展,目前依托该地区稀有金属成矿带、铅锌成矿带,大红柳滩矿产基地基本形成,为和田县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第三,开展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的相关研究,建立喀喇昆仑山地区稀有金属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对于今后在相同、相似构造环境开展找矿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开拓了我单位广阔的市场项目前景,促进了我单位稀有金属矿产调查方面年轻技术人才的培养。


2012-2014年间,我单位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西昆仑地区1∶5万I44E002006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项目组在项目负责代新宇带领下,通过1∶5万路线地质调查、1∶2千地质剖面测制以及地表槽探工程揭露,于2012年8月在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509道班西新发现锂、铍、铷矿点1处,圈定锂、铍、铷找矿靶区,并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项目办的认可。
二、矿产调查评价进一步工作
在“新疆西昆仑地区1∶5万I44E002006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基础之上,2014年11月我单位向新疆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中心提交了“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地区金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项目立项申请报告,2015年通过招投标形式中标该项目,项目周期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
工区位于自治区的西南端、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喀喇昆仑山主脊北侧的高寒山区,海拔4800-5300米,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四季飘雪、终年冰封,高寒、缺氧、低压,强紫外线照射,河流交错纵横,野兽出没频繁,形成了人尽皆知的“生命禁区”。交通也极为不便,仅有新藏公路从预查区中部通过,所需生活和生产物资均需从500公里以外的叶城县拉运。
项目组人员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地质“三光荣”精神和“缺氧不缺精神、奉献更需贡献”的昆仑精神,克服海拔高、氧含量低、寒冷,在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努力,在锂、铍、铷等稀有金属找矿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新发现花岗伟晶岩脉48条,圈定稀有金属矿体12条,初步估算的资源量表明,是以锂为主,共生铍、铷的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具有形成超大型稀有金属矿的地质条件。

509道班西锂、铍多金属矿床野外照片
(1)K03矿体与围岩界线;(2)锂辉石,石英,白云母共生;(3)巨晶锂辉石;(4)锂辉石与石英共生
三、转入预查阶段(1)K03矿体与围岩界线;(2)锂辉石,石英,白云母共生;(3)巨晶锂辉石;(4)锂辉石与石英共生
对于该矿床的发现,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中心给予高度关注。2017年7月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成功中标“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509道班西锂、铍多金属矿预查”项目,实施单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中心,目前该项目钻探施工进度顺利,深部含矿伟晶岩脉连续性较好,地表新填绘出含矿伟晶岩脉数条,找矿效果较好。
新疆和田县大红柳滩509道班西锂、铍等稀有金属矿床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带动了矿区外围找矿工作的突破,在此基础上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与新疆第六地质大队在矿区东部与西部均取得了找矿突破;其次,该矿床的发现带动了该地区矿产资源经济发展,目前依托该地区稀有金属成矿带、铅锌成矿带,大红柳滩矿产基地基本形成,为和田县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第三,开展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的相关研究,建立喀喇昆仑山地区稀有金属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对于今后在相同、相似构造环境开展找矿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开拓了我单位广阔的市场项目前景,促进了我单位稀有金属矿产调查方面年轻技术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