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24
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建成开放
4月22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正式开幕。该展厅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主办,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承办。展厅以系统性收藏、研究与展示三秦古生物化石为核心,是集科研、科普、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公共平台,展厅的建成标志着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迈入新阶段。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天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秋雯,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蒋波出席开幕式。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陕西自然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部分中学生代表近200人参加开幕仪式。
查看更多 -
04-17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走进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
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携手西安南开高级中学,于4月15日举办了“地球演化的见证者—化石和矿石”地学科普活动。活动旨在拉近同学们与地球科学的距离,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查看更多 -
03-18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
在西安市第十二个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即将来临之际,为增强青少年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3月17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在西安雁塔铭城小学举办了“争做秦岭生态保护卫士”主题科普活动。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有奖问答以及矿石标本观察等丰富多样的环节,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秦岭的生态价值与保护意义,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查看更多 -
03-12
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圆满召开
2025年3月5日至7日,陕西省2024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审查会在西安市召开,会议由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主办,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承办。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副处长黄佳岗主持会议,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处长王德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专家和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查看更多
河尾滩战记
发布日期: 2018-07-02 作者: 区域地质调查所 高峰 来源: 浏览数:1379
河尾滩地处中印边境的喀喇昆仑山脉腹地,最低海拔5300米,这里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四季飘雪、终年冰封,高寒、缺氧、低压,强紫外线照射,河流交错纵横,野兽出没频繁,形成了人尽皆知的“生命禁区”。就在这“生命禁区”,活跃着一支地调铁军,他们便是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新疆河尾滩—河西岗地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组。
项目组经过精心而充足的准备和阶梯式适应,于2018年6月15日从大红柳滩出发挺进河尾滩工区,展开为期10天的“游击战”。5辆车子在搓板路面上颠簸近6个小时才到达海拔5513米的营地。
项目人员经短暂休息后,便开始扎帐篷、挖水池、搬运物资、安顿床铺,全部准备就绪已是晚上10点半。拖着疲惫的身躯,大家躺在岩心箱铺成的大通铺上,打算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睡一觉,谁料半夜1点钟多,凛冽的西北风卷着雨雪使劲拍打、撕扯着帐篷,原本就不暖和的被窝更冷了。头痛欲裂、胸闷气短、腹胀恶心等各种高原反应,让大家犹如处在人间炼狱一般。司机彭秦武开玩笑说:“第一夜把各种睡觉姿势摆了一遍,只是为了找到能睡着的那个‘点’,但始终没有找到”。
现在的昆仑山,白天长达16个小时,但高原的夜对晚上无法入眠的项目人员来说更是长得出奇。因高原反应,项目人员每晚只能睡2-3个小时,尽管如此,项目组到达工区后的第二天便展开了野外工作。通过10天的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先后完成了1:5万矿产地质调查、1:1万地化剖面测量、探槽施工和编录等工作,有望新发现铅锌矿点2处,铁锰矿点2处,铜矿点1处。
河尾滩矿调项目实施三年来,河尾滩游击战是驻地海拔最高、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次野外地质工作,项目组的同志们用坚毅、顽强和拼搏的精神在“生命禁区”诠释生命色彩、传承地质精神。
探槽编录
独山南铅锌矿点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