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31
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
7月23日至25日,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汉中、安康野外项目一线开展调研指导和“送清凉”慰问活动,院地勘处、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查看更多 -
07-25
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刘文革一行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交流座谈
2025年7月24日,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文革一行,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座谈。中心主任钞中东主持会议。中心总工程师及相关科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查看更多 -
07-24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
为切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解,7月21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学习会,会议邀请陕西省委党校教授李晓燕和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拴厚作专题辅导授课。
查看更多 -
07-08
播撒科学种子 守护绿色秦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省地质调查院组织的“科普七进”工作,7月4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联合韦曲街道靖宁路社区,走进长安区橡树湾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共驻共建齐育人 地质探秘进校园”特色科普活动。
查看更多
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记
发布日期: 2017-06-02 作者: 来源: 浏览数:2076
前言:新疆河尾滩——河西岗地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组沿“丝绸之路”踏上了2017年度的地质之路。两辆越野车由西安出发,途径平凉、兰州、武威(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嘉峪关,玉门、哈密(伊吾)、吐鲁番(高昌)、阿克苏、喀什等城市,历时10天到达距工作区域最近的叶城县。短暂休整后,我们将沿国道219线前往三十里营房、大红柳滩进行为期半个月至20天的高原适应。
国道219线(又叫新藏线)全长2342公里,北起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南至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穿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岗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决大部份地段为"无人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路况极差和环境最恶劣的高原公路。其对车队及人体的考验,是没去过高原的人无法想象的。从叶城到三十里营房,370多公里的路,我们走了12个小时。
5月12日,河尾滩项目组全体人员鼓足士气,沿国道219驱车至三十里营房开始高原适应。
我们从叶城0公里路段出发。经过2个小时的颠簸,才走到118公里路段处。这里被叫做库地达坂,海拔约3150米,以地势险要著称,维语的意思是“连猴子都爬不上去的山”,素有“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之称。在这里,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不适。
翻过这里,通过库地检查站后,我们来到了位于217公里路段处的麻扎达坂。这里海拔4969米,是国道219线第二个高山口。麻扎在维语里是“坟墓”的意思。从这里能看到山顶白雪皑皑,连绵不断。下车休息添加衣物时,我们所有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疼等高原反应,只能忍着。
翻过麻扎达坂,再行驶约2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位于国道219线306公里处的有“坂旋,九十九道弯”之称的柯克阿特达坂,人称黑卡子达坂,海拔4909米。这里的路基全为冻土,地质条件差。是路况最差,弯道最多的一段路。有10公里的简易路段,汽车却要行驶大半个小时。部分路段的落实经常掉落,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不敢停留。
翻过黑卡达坂后,我们来到了第一个适应地——三十里营房。这里海拔3600米,为新藏线(219国道)上重要的国防军事要塞,镇子上有派出所、部队医院、营房、镇政府等单位,除此之外,少许外地人在此经营饭馆、小旅馆,以四川人居多。
我们在一家徐姓四川人店里住下。我们的到来为这个原本冷清的小店带来了生机。小店前厅的墙壁上挂满了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地勘单位签名的横幅,我怀着敬畏之心,庄重地签下了“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的名字,也意味着开启了2017年的地质工作。
小店住宿条件简单、干净,房间由彩钢搭建,不足10平米,除房顶一个小天窗外,再无窗户。两张1米宽的硬板床上整齐地摆放着叠好的被子,上面压着枕头,洁白的颜色显得格外冷。高原上的第一夜很难熬,大家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头晕、头疼、恶心、腹胀、胸闷、气短等高原反应症状都凸显了出来,我叮嘱每个人喝了红景天并让大家少运动,多休息,这一夜竟是如此漫长。
不知道睡过去几回,又醒过来几回,从屋顶的小天窗透出的一丝光亮,我知道这一夜终于过去了。起床挨个查看每个人的状态,总算没有想象中的糟糕。又过了三天,大家的状态基本恢复,除非天气骤变,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项目组准备在三十里适应一个星期,下一站在国道219线480公里处海拔4300米的红柳滩镇子继续适应,之后进入工作区开展工作。
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再现了延续千年,绵亘万里的丝路精神。今天,我们这支地质小队伍沿着“丝绸之路”前进,怀揣着地质找矿理想,颇感自豪。俗话说:“人生难得几回搏”,我将和我的团队在这生命的禁区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传承丝路精神,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争取找矿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