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31
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
7月23日至25日,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汉中、安康野外项目一线开展调研指导和“送清凉”慰问活动,院地勘处、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查看更多 -
07-25
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刘文革一行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交流座谈
2025年7月24日,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文革一行,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座谈。中心主任钞中东主持会议。中心总工程师及相关科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查看更多 -
07-24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
为切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解,7月21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学习会,会议邀请陕西省委党校教授李晓燕和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拴厚作专题辅导授课。
查看更多 -
07-08
播撒科学种子 守护绿色秦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省地质调查院组织的“科普七进”工作,7月4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联合韦曲街道靖宁路社区,走进长安区橡树湾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共驻共建齐育人 地质探秘进校园”特色科普活动。
查看更多
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阶段性成果正式发布
发布日期: 2016-12-12 作者: 来源: 浏览数:1388
11月24日,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大厅,陕西省国土厅、陕西省地调院对我中心承担的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调查项目阶段性成果正式发布。
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自7月份以来,经过三个多月的野外调查工作,先后开展完成了1:5万遥感解译5019平方公里,1:2000无人机摄影测量600平方公里,1:5万天坑群地质遗迹调查400平方公里,洞穴探测5.5公里,编制了图册及专题片,取得了阶段性调查成果。
通过对重点工作区(600平方公里)采取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大比例尺无人机航测及洞穴探测等工作,新发现地质遗迹资源200余处,其中天坑49处,漏斗50余处,洞穴50余处,其它如峰丛、洼地、石林、地缝、峡谷、湖泊、石芽等岩溶地貌景观60余处。集中分布于汉中市宁强县禅家岩镇、南郑县小南海镇、西乡县骆家坝镇、镇巴县三元镇四个区域。其中,镇巴县三元镇和南郑县小南海镇集中区天坑最为密集,岩溶地貌景观形态最为完整,分布有单体规模最大的镇巴圈子崖天坑、形态最典型的镇巴天悬天坑、坑底有原始森林的南郑伯牛大型天坑。另外,西乡县骆家坝镇集中区则发育有雄伟壮观的天生桥。
项目开展初期,我中心特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际洞穴联合会、亚洲洞穴联盟、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捷克洞穴协会、法国洞穴联盟、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专家及湖南、广西等地的探险家先后参加项目的野外调查、论证及研究等工作。
专家认为,汉中天坑群在地理位置上属我国亚热带岩溶北界的典型代表,以天坑为主的岩溶地质遗迹景观,类型齐全,生态系统良好,具“稀、奇、峻、雄、险、秀”之风景特色,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保存程度及可保护性等资源属性。天坑群在数量上位居世界前列,达到了世界级地质遗迹标准。另外,天坑群地质遗迹呈现出地面与洞内景观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游览空间,并与人文、生态及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旅游资源配置格局,具备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探险科考、科学研究、科普教学等多种功能。
我中心下一步将对宁强县禅家岩镇、南郑县小南海镇、西乡县骆家坝镇及镇巴县三元镇四个地质遗迹集中区展开进一步调查与对比研究,继续对天坑群开展多部门多专业综合调查,加强对地质遗迹集中区基础地质、岩溶水文地质等调查工作,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促进成果应用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