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7-31
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
7月23日至25日,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汉中、安康野外项目一线开展调研指导和“送清凉”慰问活动,院地勘处、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查看更多 -
07-25
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刘文革一行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交流座谈
2025年7月24日,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文革一行,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座谈。中心主任钞中东主持会议。中心总工程师及相关科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查看更多 -
07-24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
为切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解,7月21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学习会,会议邀请陕西省委党校教授李晓燕和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拴厚作专题辅导授课。
查看更多 -
07-08
播撒科学种子 守护绿色秦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省地质调查院组织的“科普七进”工作,7月4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联合韦曲街道靖宁路社区,走进长安区橡树湾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共驻共建齐育人 地质探秘进校园”特色科普活动。
查看更多
中外地质学家共同开展我省地质遗迹调查
发布日期: 2016-06-14 作者: 来源: 浏览数:1152
陕西省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地质学家前来调研和考察。
2016年5月23日—6月1日,国际洞穴协会秘书长、捷克共和国洞穴协会主席Zdeněk Motyka,捷克共和国地质研究所副主任Michal Filippi博士等四人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张远海研究员,与我院相关人员共同考察了镇安县西口-山阳县杨地地区的峰丛洼地岩溶地质遗迹。
镇安县和山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生态环境良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新发现的峰丛洼地岩溶地貌景观,分布在镇安县的青铜关镇、高峰镇、张家镇、米粮镇、西口回族镇、茅坪回族镇等,以及山阳县的杨地镇和南宽坪镇,面积约800平方公里。该地段属于我国亚热带气候区北缘,峰丛、洼地、天坑、石芽、峡谷、瀑布、溶洞、地下暗河、泉等岩溶体系完整,岩溶形态丰富,与我国南方岩溶区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独特性,是我国高纬度地区少见的岩溶地貌景观,岩溶地质遗迹科研价值较高。
陕南尚属岩溶地质遗迹调查研究的处女地,开展该区域岩溶地质遗迹调查研究工作,既可更好的保护利用岩溶地质遗迹资源,又有利于促进国家级贫困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我院率先启动了“陕西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该项目由我院直属单位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承担,项目主要工作是开展陕西省地质遗迹调查,查明地质遗迹类型、分布等基本特征与保持现状,了解其成因、演化过程,编制地质遗迹资源图和保护规划图,提出省内地质遗迹调查保护与科学利用建议。
2016年5月23日—6月1日,国际洞穴协会秘书长、捷克共和国洞穴协会主席Zdeněk Motyka,捷克共和国地质研究所副主任Michal Filippi博士等四人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张远海研究员,与我院相关人员共同考察了镇安县西口-山阳县杨地地区的峰丛洼地岩溶地质遗迹。
镇安县和山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生态环境良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新发现的峰丛洼地岩溶地貌景观,分布在镇安县的青铜关镇、高峰镇、张家镇、米粮镇、西口回族镇、茅坪回族镇等,以及山阳县的杨地镇和南宽坪镇,面积约800平方公里。该地段属于我国亚热带气候区北缘,峰丛、洼地、天坑、石芽、峡谷、瀑布、溶洞、地下暗河、泉等岩溶体系完整,岩溶形态丰富,与我国南方岩溶区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独特性,是我国高纬度地区少见的岩溶地貌景观,岩溶地质遗迹科研价值较高。
陕南尚属岩溶地质遗迹调查研究的处女地,开展该区域岩溶地质遗迹调查研究工作,既可更好的保护利用岩溶地质遗迹资源,又有利于促进国家级贫困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我院率先启动了“陕西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该项目由我院直属单位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承担,项目主要工作是开展陕西省地质遗迹调查,查明地质遗迹类型、分布等基本特征与保持现状,了解其成因、演化过程,编制地质遗迹资源图和保护规划图,提出省内地质遗迹调查保护与科学利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