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12-16
榆林市2023年度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详细调查成果报告喜获优秀
近日,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家对我中心承担的“榆林市2023年度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详细调查”项目成果进行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果丰硕,报告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同意该项目成果报告通过评审,综合评分95分,为优秀级。
查看更多 -
12-09
绷紧保密“弦” 筑牢安全“盾”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提升保密防范能力和水平。按照省地质调查院对保密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日,矿产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警惕密从口出》保密警示教育宣传片。此次集体观影不仅是对保密工作的一次重要宣传,更是对全体干部职工保密责任的一次深刻提醒。
查看更多 -
12-02
矿产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为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中心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组织开展了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中心大力宣传消防知识,利用电子横幅、显示屏宣传活动主题和消防知识30场次,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海报10余幅,在有关工作群推送安全提示20余条,有效增强了中心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身防火自救能力,营造了“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查看更多 -
11-26
“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
近期,省地质调查院组织专家对我中心承担的“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组注重生产与科研相结合,成果转换与应用效果明显, 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综合评定为优秀级。
查看更多
物探新技术新方法介绍
发布日期: 2016-04-20 作者: 来源: 浏览数:531
电磁测深走过了从几何测深到大地电磁测深,再到人工源电磁测深的发展历程,但是为了能在不满足“远区”条件的广大区域进行电磁测深,何继善院士提出了广域电磁测深法。所谓“广域”,就是指突破“远区”的局限,在包括远区,也包括非远区的广大地区进行测量,把电磁测深的观测范围扩大到包括非远区的广大区域。
在CSAMT法等类似方法中,为了使野外取得的数据能满足远区的要求,不得不采取大的收发距。从电场和磁场的各个分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信号的强度是收发距3次方(Ex)甚至是4次方(Hz)呈反比减小的。在一定供电功率下,收发距越大,信号必然越小,很难满足数据精度,为了加大信号强度,又必须以3次方,甚至4次方增大供电电流,如果接地电阻保持不变,供电功率就要提高它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在野外条件下无法做到,这也就是CSAMT法探测深度不能太大的原因。
广域电磁测深不但布置观测的区域与CSAMT法有差异,求取视电阻率的公式和计算方法与CSAMT法不同,而且其观测的物理量也与CSAMT法不同,广域电磁法一般只需要观测电磁场的一个分量,就可获得地下的电阻率。
1、广域电磁法与CSAMT法的实测曲线对比
实际场地位于长沙市北边湘江中的一个河州上,当地的地质-地电断面是,燕山晚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基岩上覆盖着一层河流冲积的第四系砂土(石)层,砂土层电阻率约100(欧姆.米),花岗岩电阻率约600(欧姆.米),是一种典型的G型二层地电断面。
广域电磁法和CSAMT法使用的是同一组电场Ex的观测数据。广域电磁法采用新公式(仅使用电场Ex的观测值)再用计算机迭代提取视电阻率。CSAMT法除了使用电场Ex的观测值外,还每5个点测量一次磁场Hy,按卡尼亚公式提取视电阻率。
在图1中,两者曲线形态不同,差异显著。广域电磁法明显地反映出了G型二层地电断面的特点,首支趋近于上部层的电阻率,尾支接近于下部层的电阻率,从低阻清晰而平稳地过渡到高阻。CSAMT法的曲线,从低阻的第一层开始,经过一个假极小,尾支呈45°的直线上升,一点也没有二层构造的迹象,完全是近区效应。
2、广域电磁法与CSAMT法的实测曲线反演对比
在图2中,广域电磁法视电阻率呈层状分布,上部中-低阻反映了流纹质碎屑岩的分布,下部高阻反映了安山岩玄武岩的分布,与当地地层分布一致。相反,CSAMT的视电阻率,将连续的地层分割成了电阻率高低不同的许多小块,与实际情况出入很大。
由以上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广域电磁法的优点在于它采用不做简化的电磁场单分量表达式迭代计算“广域视电阻率”,可在布局线与远区的区域内进行观测,拓展了观测范围,增大了勘探深度。
物理地球调查所 张瑾爱提供
                              2016年4月12日
在CSAMT法等类似方法中,为了使野外取得的数据能满足远区的要求,不得不采取大的收发距。从电场和磁场的各个分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信号的强度是收发距3次方(Ex)甚至是4次方(Hz)呈反比减小的。在一定供电功率下,收发距越大,信号必然越小,很难满足数据精度,为了加大信号强度,又必须以3次方,甚至4次方增大供电电流,如果接地电阻保持不变,供电功率就要提高它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在野外条件下无法做到,这也就是CSAMT法探测深度不能太大的原因。
广域电磁测深不但布置观测的区域与CSAMT法有差异,求取视电阻率的公式和计算方法与CSAMT法不同,而且其观测的物理量也与CSAMT法不同,广域电磁法一般只需要观测电磁场的一个分量,就可获得地下的电阻率。
1、广域电磁法与CSAMT法的实测曲线对比
实际场地位于长沙市北边湘江中的一个河州上,当地的地质-地电断面是,燕山晚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基岩上覆盖着一层河流冲积的第四系砂土(石)层,砂土层电阻率约100(欧姆.米),花岗岩电阻率约600(欧姆.米),是一种典型的G型二层地电断面。
广域电磁法和CSAMT法使用的是同一组电场Ex的观测数据。广域电磁法采用新公式(仅使用电场Ex的观测值)再用计算机迭代提取视电阻率。CSAMT法除了使用电场Ex的观测值外,还每5个点测量一次磁场Hy,按卡尼亚公式提取视电阻率。
在图1中,两者曲线形态不同,差异显著。广域电磁法明显地反映出了G型二层地电断面的特点,首支趋近于上部层的电阻率,尾支接近于下部层的电阻率,从低阻清晰而平稳地过渡到高阻。CSAMT法的曲线,从低阻的第一层开始,经过一个假极小,尾支呈45°的直线上升,一点也没有二层构造的迹象,完全是近区效应。
2、广域电磁法与CSAMT法的实测曲线反演对比
在图2中,广域电磁法视电阻率呈层状分布,上部中-低阻反映了流纹质碎屑岩的分布,下部高阻反映了安山岩玄武岩的分布,与当地地层分布一致。相反,CSAMT的视电阻率,将连续的地层分割成了电阻率高低不同的许多小块,与实际情况出入很大。
由以上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广域电磁法的优点在于它采用不做简化的电磁场单分量表达式迭代计算“广域视电阻率”,可在布局线与远区的区域内进行观测,拓展了观测范围,增大了勘探深度。
物理地球调查所 张瑾爱提供
                              2016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