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12-16
榆林市2023年度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详细调查成果报告喜获优秀
近日,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家对我中心承担的“榆林市2023年度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详细调查”项目成果进行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果丰硕,报告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同意该项目成果报告通过评审,综合评分95分,为优秀级。
查看更多 -
12-09
绷紧保密“弦” 筑牢安全“盾”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提升保密防范能力和水平。按照省地质调查院对保密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日,矿产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警惕密从口出》保密警示教育宣传片。此次集体观影不仅是对保密工作的一次重要宣传,更是对全体干部职工保密责任的一次深刻提醒。
查看更多 -
12-02
矿产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为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中心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组织开展了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中心大力宣传消防知识,利用电子横幅、显示屏宣传活动主题和消防知识30场次,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海报10余幅,在有关工作群推送安全提示20余条,有效增强了中心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身防火自救能力,营造了“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查看更多 -
11-26
“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
近期,省地质调查院组织专家对我中心承担的“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组注重生产与科研相结合,成果转换与应用效果明显, 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综合评定为优秀级。
查看更多
省院与我中心签订2016年度主要工作目标责任书
发布日期: 2016-03-08 作者: 来源: 浏览数:795
    为强化管理,明确责任,提高效能,科学评价,形成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团结协作、敢于担当,干事一条心,工作一盘棋,发展一股劲的状态,省院与我中心签订了2016年度主要工作目标责任书,内容如下:
    一、主要业务工作。创新管理模式,选择1-2个项目探索新时期综合地质调查新模式,提交专业技术地质成果报告和科普版地质成果报告;选择1-2个项目集中区进行项目管理技术分级负责制探索;按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建立科学的内部激励机制;组织实施好所承担的地质项目,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严把野外验收、报告编写关,各业务所精心组织野外生产,按项目设计(年度工作方案)按时完成实物工作量,实现中心野外检查指导全覆盖;按有关要求及时进行成果登记、资料汇交;按开门立项要求全力做好省内项目立项工作,主动与地市政府、整装勘查区承担单位及科研院所进行需求和业务对接;紧盯地调局项目动态,争取新开地调项目。
    二、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中心总体质量目标为项目设计、野外验收、报告评审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满意度100%。加强项目实施过程质量管理,组织对承担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管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1次;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1次。
    三、抓好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工作。完成地质志出版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完成关中部分地区耕地地球化学调查图集编制,推广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提交安康、汉中、商洛市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成果,开展关中5城市浅层地热能成果推广应用。
    四、做好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制定2016年中心培训计划;严格执行培训实施办法及2016年培训计划,全年完成职工培训不少于500人次;根据单位生产、科研工作需要,择优2名青年技术骨干进行博士培养,年终进行培训及继续教育评估工作;组织外出考察交流3次,组织内部成果及技术交流1次,组织学术研讨交流3次;通过选调、招录和引进人员不少于90名,发表专业技术学术论文不少于15篇,获得省部级奖1项。
    五、抓好经费使用及管理工作。加强预算管理,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率。部门预算执行率95%,项目累计预算执行率不低于80%;加强经费管理,确保经费使用高效、合规、安全;做好资产的采购、报废、清查等管理工作,资产报废程序合法,手续齐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财产清查;完善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六、加强安全生产与保密工作。明确中心总体目标任务并进行逐层分解,建立中心、所室、项目三级安全生产与保密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并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安康杯”、“安全月”活动,组织安全检查两次;完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办理安全许可证;宣传保密知识,开展一次保密工作大检查;完成年度安全、保密考核评比工作;全年无重伤及以上事故,经济损失控制在50万元以下,无泄密事故。
    一、主要业务工作。创新管理模式,选择1-2个项目探索新时期综合地质调查新模式,提交专业技术地质成果报告和科普版地质成果报告;选择1-2个项目集中区进行项目管理技术分级负责制探索;按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建立科学的内部激励机制;组织实施好所承担的地质项目,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严把野外验收、报告编写关,各业务所精心组织野外生产,按项目设计(年度工作方案)按时完成实物工作量,实现中心野外检查指导全覆盖;按有关要求及时进行成果登记、资料汇交;按开门立项要求全力做好省内项目立项工作,主动与地市政府、整装勘查区承担单位及科研院所进行需求和业务对接;紧盯地调局项目动态,争取新开地调项目。
    二、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中心总体质量目标为项目设计、野外验收、报告评审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满意度100%。加强项目实施过程质量管理,组织对承担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管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1次;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1次。
    三、抓好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工作。完成地质志出版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完成关中部分地区耕地地球化学调查图集编制,推广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提交安康、汉中、商洛市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成果,开展关中5城市浅层地热能成果推广应用。
    四、做好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制定2016年中心培训计划;严格执行培训实施办法及2016年培训计划,全年完成职工培训不少于500人次;根据单位生产、科研工作需要,择优2名青年技术骨干进行博士培养,年终进行培训及继续教育评估工作;组织外出考察交流3次,组织内部成果及技术交流1次,组织学术研讨交流3次;通过选调、招录和引进人员不少于90名,发表专业技术学术论文不少于15篇,获得省部级奖1项。
    五、抓好经费使用及管理工作。加强预算管理,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率。部门预算执行率95%,项目累计预算执行率不低于80%;加强经费管理,确保经费使用高效、合规、安全;做好资产的采购、报废、清查等管理工作,资产报废程序合法,手续齐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财产清查;完善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六、加强安全生产与保密工作。明确中心总体目标任务并进行逐层分解,建立中心、所室、项目三级安全生产与保密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并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安康杯”、“安全月”活动,组织安全检查两次;完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办理安全许可证;宣传保密知识,开展一次保密工作大检查;完成年度安全、保密考核评比工作;全年无重伤及以上事故,经济损失控制在50万元以下,无泄密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