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7-31
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
7月23日至25日,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汉中、安康野外项目一线开展调研指导和“送清凉”慰问活动,院地勘处、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查看更多 -
07-25
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刘文革一行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交流座谈
2025年7月24日,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文革一行,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座谈。中心主任钞中东主持会议。中心总工程师及相关科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查看更多 -
07-24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
为切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解,7月21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学习会,会议邀请陕西省委党校教授李晓燕和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拴厚作专题辅导授课。
查看更多 -
07-08
播撒科学种子 守护绿色秦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省地质调查院组织的“科普七进”工作,7月4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联合韦曲街道靖宁路社区,走进长安区橡树湾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共驻共建齐育人 地质探秘进校园”特色科普活动。
查看更多
不畏困难“游击”战 二度挺进柯尔克孜族牧区
发布日期: 2015-09-17 作者: 来源: 浏览数:747
我中心承担的新疆阿合奇县一带1:5万矿调项目工区位于新疆柯尔克孜族牧区。据了解,柯尔克孜族牧区,四面环山,道路崎岖,沟窄难行,当地牧民所需的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用品要通过马驮或人背的方式运输,鉴于这种情况,项目组决定采取打“游击”的作业方式在该区开展工作。
8月22日早8点,项目组成员收拾好行装,驱车前往空台艾肯,那里是项目组的第一站也是辗转站。车子在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前行,由于沿途多为水毁路段,不时还出现陷车,给行进又增添了许多困难。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项目组终于于上午11点一刻到达了空台艾肯。
辗转站是项目组之前与柯尔克孜族老乡约定的地方,也是项目组成员更换交通工具的地点,柯尔克孜族老乡已将9头毛驴准备就绪。项目组成员顾不上休息,迅速将行李从车上卸下又捆绑在毛驴身上,在柯尔克孜族向导的带领下,朝着目的地前进。此时正值中午12点,同志们经受着太阳的炙烤,个个满头大汗,但大家劲头十足,互相鼓励前行,翻过一条高差达1000米左右的崎岖山路,历时7个多小时,终于在下午19点到达目的地。
当项目组成员发现目的地没有生活用水的时候,感觉非常失落,而自身携带的水在沿途已经用完,到达目的地的喜悦立即被冲的烟消云散。正当同志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热情好客的柯尔克孜族老乡将他们积攒的生活用水分给了我们一些,还带我们到一个水源地(小水潭),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源。沐着暖暖的情谊,同志们原本疲惫的身躯一下子又精神起来,大家开始张罗晚饭,搭建帐篷,忙碌开来……
由于工区严重缺水,项目负责人临时调整工作方案,统筹安排,合理分配工作量,尽量缩短工期。8月23—25日,项目组每天天微微亮就已吃完早饭准备出工,中午就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一直到傍晚回到驻地才吃晚饭并休息,为的就是尽快完成工作任务,节约老乡的水源。
然而,老乡的水源还是由于我们的到来快速下降,最终因为生活用水极度短缺,项目组临时决定26日一部分同志先行撤离,项目负责和剩下的三位同志再坚持一天,于27日撤离。
8月28日,经过暂短休整,补给好各项“游击”物品,尤其是准备了充足的水,于次日清晨7时许再度挺进柯尔克孜族牧区进行“游击战”。这次项目组成员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经过三天奋力苦战,于8月31日顺利完成了本次柯尔克孜族牧区“游击”作业任务。
此次“游击战”历时10天,期间状况不断,给项目组工作增添了许多困难,但是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这些困难就像“家常便饭”,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地质工作者有不怕困难、知难而上、越战越勇的精神,有面对重重困难时,依然展现出地质人恪敬职守、兢兢业业、顽强拼搏的精神。地质“三光荣”精神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一代又代地质工作者奋力前行。
区域地质调查所 李武杰供稿
2015年9月16日
8月22日早8点,项目组成员收拾好行装,驱车前往空台艾肯,那里是项目组的第一站也是辗转站。车子在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前行,由于沿途多为水毁路段,不时还出现陷车,给行进又增添了许多困难。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项目组终于于上午11点一刻到达了空台艾肯。
辗转站是项目组之前与柯尔克孜族老乡约定的地方,也是项目组成员更换交通工具的地点,柯尔克孜族老乡已将9头毛驴准备就绪。项目组成员顾不上休息,迅速将行李从车上卸下又捆绑在毛驴身上,在柯尔克孜族向导的带领下,朝着目的地前进。此时正值中午12点,同志们经受着太阳的炙烤,个个满头大汗,但大家劲头十足,互相鼓励前行,翻过一条高差达1000米左右的崎岖山路,历时7个多小时,终于在下午19点到达目的地。
当项目组成员发现目的地没有生活用水的时候,感觉非常失落,而自身携带的水在沿途已经用完,到达目的地的喜悦立即被冲的烟消云散。正当同志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热情好客的柯尔克孜族老乡将他们积攒的生活用水分给了我们一些,还带我们到一个水源地(小水潭),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源。沐着暖暖的情谊,同志们原本疲惫的身躯一下子又精神起来,大家开始张罗晚饭,搭建帐篷,忙碌开来……
由于工区严重缺水,项目负责人临时调整工作方案,统筹安排,合理分配工作量,尽量缩短工期。8月23—25日,项目组每天天微微亮就已吃完早饭准备出工,中午就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一直到傍晚回到驻地才吃晚饭并休息,为的就是尽快完成工作任务,节约老乡的水源。
然而,老乡的水源还是由于我们的到来快速下降,最终因为生活用水极度短缺,项目组临时决定26日一部分同志先行撤离,项目负责和剩下的三位同志再坚持一天,于27日撤离。
8月28日,经过暂短休整,补给好各项“游击”物品,尤其是准备了充足的水,于次日清晨7时许再度挺进柯尔克孜族牧区进行“游击战”。这次项目组成员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经过三天奋力苦战,于8月31日顺利完成了本次柯尔克孜族牧区“游击”作业任务。
此次“游击战”历时10天,期间状况不断,给项目组工作增添了许多困难,但是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这些困难就像“家常便饭”,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地质工作者有不怕困难、知难而上、越战越勇的精神,有面对重重困难时,依然展现出地质人恪敬职守、兢兢业业、顽强拼搏的精神。地质“三光荣”精神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一代又代地质工作者奋力前行。
区域地质调查所 李武杰供稿
201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