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31
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
7月23日至25日,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一行深入汉中、安康野外项目一线开展调研指导和“送清凉”慰问活动,院地勘处、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查看更多 -
07-25
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刘文革一行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交流座谈
2025年7月24日,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文革一行,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座谈。中心主任钞中东主持会议。中心总工程师及相关科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查看更多 -
07-24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
为切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解,7月21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学习会,会议邀请陕西省委党校教授李晓燕和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拴厚作专题辅导授课。
查看更多 -
07-08
播撒科学种子 守护绿色秦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省地质调查院组织的“科普七进”工作,7月4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联合韦曲街道靖宁路社区,走进长安区橡树湾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共驻共建齐育人 地质探秘进校园”特色科普活动。
查看更多
“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
调查(修测)”项目成果报告喜获优秀
发布日期: 2024-11-26 作者: 赵端昌 李毅 来源: 区域地质调查所 浏览数:2046
近期,省地质调查院组织专家对我中心承担的“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组注重生产与科研相结合,成果转换与应用效果明显, 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综合评定为优秀级。
该项目为省地质调查院实施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项目主要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渭河盆地充填序列及发展演化规律”和“华北陆块南缘中-新元古代沉积特征研究-以罗圈组冰川沉积为例” 专题研究合理建立了测区地层系统和区域构造格架、侵入岩序列、区域构造格架和变形序列,并探讨了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关系,为陕晋豫地质矿产综合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项目经过3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在系统收集地物化遥资料和区域对比的基础上,对陕豫晋地区地层、构造区划进行了完善。对全区岩石地层、构造-岩石地层进行了全面清理及厘定。共划分了地层大区1个、地层区2个、地层分区4个、地层小区6个,厘定划分群(岩群)级单位10个、组(岩组)级单位62个。
2.对测区前寒武系地质体进行了全面厘定,尤其是侵入岩序列的厘定与建立,丰富了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中元古代早期构造演化的资料依据。
3.对铁炉子构造带的空间展布、物质组成、变形特征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西桥沟原划陶湾岩群解体出中新元古界宽坪岩群谢湾岩组变杏仁状玄武岩;在扇车沟一带原划寒武系分别厘定为谢湾岩组、屈涧岩组、石板河岩组和中新元古代基性岩体;对辋峪一带原划陶湾岩群厘定为寒武-奥陶系三山子组。
4.调查研究了洛南地区新元古代晚期“雪球”事件沉积记录,划分了罗圈组下部冰碛相、上部冰海相的沉积序列,为华北陆块南缘新元古代山岳冰川对比研究提供了依据。
5.基本查明了渭河盆地充填序列及发展演化规律与区域性动力学事件的耦合关系。
6.调查研究了区内各时代火山岩,明确了火山岩的层位和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资料,总结了区内火山岩岩浆喷发活动特点、火山岩相,探讨了火山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
7.充分收集了测区内矿产资料,对金、钼等典型矿床开展了调研,总结归纳了找矿标志,对区内主要矿产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
8.成果转化显著,依托项目在SCI期刊《Geological Journal》发表论文1篇,在《地质通报》、《地质论评》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在《资源信息工程》、《河南科技》、《陕西地质》等期刊发表论文3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在此项目成果基础上,提出了金堆城-灞源街硅质原料矿找矿立项区、石坡-狮子坪硅质原料矿立项区、王村-磨峪冶镁用白云岩矿立项区的立项建议,为陕西省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新的勘查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