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08-21
钞中东一行赴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交流座谈
8月19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主任钞中东一行4人,赴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开展交流座谈。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异宵,党委书记郭云,以及双方单位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查看更多 -
08-20
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一行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交流座谈
2025年8月19日,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郭文波一行,到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座谈。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主任钞中东主持会议。省矿产中心相关领导、科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本次会议旨在深化交流、拓宽合作领域,共同提升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能力水平。
查看更多 -
08-18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新入职职工岗前培训
为持续推动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走深走实,助力新入职职工快速进入角色、提升履职能力,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近日成功举办为期5天的“2025年新入职职工岗前培训”,中心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培训活动并进行授课。
查看更多 -
08-18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协办召开矿产资源
近日,全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暨矿产资源规划研讨会在西安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我中心及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协办。来自全国18个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技术支撑单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近200名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及规划,研究提升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自然资源部矿保司副司长董庆吉、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许秋雯参加会议并致辞。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地下水勘查》1999-2002年度成果获得好评
发布日期: 2004-09-08 作者: 来源: 浏览数:1869
2004年8月下旬,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西安组织的《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项目(1999-2002年度)成果评审会上,共17个子项目,4个被评为优良级,12个良好级。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5个子项目成果一举获得了3个优秀级和2个良好级,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为我国鄂尔多斯大型内陆盆地地下水勘查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西部干旱区勘查找水做出突出贡献。
据专家评审,1999-2002年期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项目的“晋陕富平-万荣地区岩溶地下水勘查报告”、“陕西渭北中部地区岩溶地下水勘查报告”和“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黄土覆盖区地下水勘查总结报告”被评为优秀级,“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白垩系地下水勘查报告”和“关中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在13个良好级成果中列第二、三位。
上述5个子项目,对区内岩溶地下水系统的边界、渭北东部岩溶地区的地层岩相、同位素水文地质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对岩溶水位热效应校正方法有所突破;总结了黄土覆盖区黄土、河谷冲积层及其下伏碎屑岩层地下水赋存特征及分布规律,以及适合黄土覆盖区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找水勘查方法和取水工程类型;初步查明了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东部和南部边界条件,提出了白于山和子午岭的部分地段地表和地下分水岭不一致的观点;对关中盆地地下水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进行了核实计算,针对不同用途做了关中盆地地下水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和开采潜力评价,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意见和保护方案。总体上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渭北和陕北地区圈定了25处有开采前景的富水地段,建立了20余个取水示范工程,为当地政府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地质科学依据。
水工环项目部供稿
                                                二〇〇四年九月七日
据专家评审,1999-2002年期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项目的“晋陕富平-万荣地区岩溶地下水勘查报告”、“陕西渭北中部地区岩溶地下水勘查报告”和“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黄土覆盖区地下水勘查总结报告”被评为优秀级,“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白垩系地下水勘查报告”和“关中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在13个良好级成果中列第二、三位。
上述5个子项目,对区内岩溶地下水系统的边界、渭北东部岩溶地区的地层岩相、同位素水文地质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对岩溶水位热效应校正方法有所突破;总结了黄土覆盖区黄土、河谷冲积层及其下伏碎屑岩层地下水赋存特征及分布规律,以及适合黄土覆盖区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找水勘查方法和取水工程类型;初步查明了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东部和南部边界条件,提出了白于山和子午岭的部分地段地表和地下分水岭不一致的观点;对关中盆地地下水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进行了核实计算,针对不同用途做了关中盆地地下水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和开采潜力评价,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意见和保护方案。总体上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渭北和陕北地区圈定了25处有开采前景的富水地段,建立了20余个取水示范工程,为当地政府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地质科学依据。
水工环项目部供稿
                                                二〇〇四年九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