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21
钞中东一行赴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交流座谈
8月19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主任钞中东一行4人,赴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开展交流座谈。省一八六煤田地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异宵,党委书记郭云,以及双方单位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查看更多 -
08-20
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一行来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交流座谈
2025年8月19日,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郭文波一行,到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座谈。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主任钞中东主持会议。省矿产中心相关领导、科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本次会议旨在深化交流、拓宽合作领域,共同提升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能力水平。
查看更多 -
08-18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开展新入职职工岗前培训
为持续推动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走深走实,助力新入职职工快速进入角色、提升履职能力,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近日成功举办为期5天的“2025年新入职职工岗前培训”,中心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培训活动并进行授课。
查看更多 -
08-18
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协办召开矿产资源
近日,全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暨矿产资源规划研讨会在西安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我中心及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协办。来自全国18个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技术支撑单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近200名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及规划,研究提升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自然资源部矿保司副司长董庆吉、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许秋雯参加会议并致辞。
查看更多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地质专家对南郑马元-白玉铅锌矿带进行野外考察
发布日期: 2004-08-19 作者: 来源: 浏览数:2282
我院承担开展“陕西省南郑县马元—白玉铅锌矿评价”项目,找矿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8月4日—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地质专家对南郑马元—白玉铅锌矿带进行野外考察。
本次考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主办,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和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承办,参加单位有陕西地矿局、福建地矿局、甘肃地调院、湖北地调院等。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陈仁义、薛迎喜,陕西地矿局宋小文,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杜玉良、李智明,陕西地调院的齐文、王小平、董王仓、侯满堂等,甘肃地调院的叶得金、李通国,湖北地调院李金平等一行30余人参加考察。
我院十分重视此次野外考察工作,院长齐文预先作了周密详尽的安排部署,无论从资料的准备、汇报、野外考察路线的选择以及考察团的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对考察的每一个细节也都作了精心的策划和具体安排。考察过程中,首先,由院副总工程师董王仓、侯满堂向考察组汇报了陕南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总体工作部署研究和南郑县马元—白玉铅锌矿资源评价工作项目的进展情况。然后,考察组进入矿区实地考察,野外重点考察了楠木树矿段、冷青坡矿段。一方面,针对重要地质现象、典型矿床地质、矿石特征,选择重要控矿工程TC16、PD2、 PD3平硐和ZK001钻孔、ZK002钻孔岩矿心。另一方面,就震旦系灯影组地层结构、岩石组合、矿化特征以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主要地质现象,进行了路线考察。结束之际,考察组一致认为:
1、大胆使用重型工程。从找矿过程看,平硐、钻探工程的大胆使用是找矿重大进展的关键之一。以前多个地勘单位曾断续在区内开展过铅锌矿找矿工作,发现了多处铅锌找矿线索,但由于地表氧化品位低,矿化类型不清,区域对比不够,未取得找矿突破。本次工作,采用地质、物化探、槽探、硐探(PD2、PD3)钻孔(ZK001、ZK002)手段,圈出多条锌矿体,实现了地质找矿的重大进展。
2、类型典型,资源潜力巨大。经有关专家、学者考察及初步分析,认为产于震旦系中的南郑马元铅锌成矿带内铅锌矿成因类型属密西西比河谷型(MVT)。这类矿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前景。矿床成因类型的初步确定,预示了本区寻找大型、超大型铅锌矿是可能的,为矿产评价工作指明了方向。初步预测铅锌资源量在700万吨以上。
3、综合手段评价矿产行之有效。从本区铅锌矿找矿重大突破的过程看,采用地质、物化探、槽、硐、钻探等综合手段评价矿产资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质量是前提和基础。资源评价工作野外质量也要在找矿工作中引起足够重视,工程质量是出成果的前提和基础。
5、综合分析,宏观把握。过去前人已发现了多处铅锌找矿线索,这次首先从地层、构造、矿化类型等方面将各矿(化)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带”的概念,在资源评价中找矿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
6、攻深找盲大有作为。从南郑马元铅锌成矿带的发现看,有一定矿产工作程度的地区,找矿难度较大,但并非无矿可找,只要找矿思路清晰,方法正确,就有可能在地表弱矿化之下找到富矿、盲矿,取得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考察。考察工作抓住要点,有的放矢,特别是对代表性强的点进行详细考察,整个考察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考察,为长期从事野外一线矿产勘查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大家充分交流经验,开拓了思路,提高了认识,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好铅锌矿的勘查工作及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物化探勘查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评价部
二00四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