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
12-16
榆林市2023年度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详细调查成果报告喜获优秀
近日,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家对我中心承担的“榆林市2023年度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详细调查”项目成果进行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果丰硕,报告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同意该项目成果报告通过评审,综合评分95分,为优秀级。
查看更多 -
12-09
绷紧保密“弦” 筑牢安全“盾”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提升保密防范能力和水平。按照省地质调查院对保密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日,矿产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警惕密从口出》保密警示教育宣传片。此次集体观影不仅是对保密工作的一次重要宣传,更是对全体干部职工保密责任的一次深刻提醒。
查看更多 -
12-02
矿产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为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中心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组织开展了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中心大力宣传消防知识,利用电子横幅、显示屏宣传活动主题和消防知识30场次,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海报10余幅,在有关工作群推送安全提示20余条,有效增强了中心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身防火自救能力,营造了“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查看更多 -
11-26
“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
近期,省地质调查院组织专家对我中心承担的“陕西省潼关县幅(I49C00200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组注重生产与科研相结合,成果转换与应用效果明显, 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综合评定为优秀级。
查看更多
一次有意义的党员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 2009-07-03 作者: 来源: 浏览数:1045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豪迈的诗篇曾带给我们对圣地延安无限的遐想;清清延河水,巍巍宝塔山,这又是何等美妙的画面。
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之际,伴随着滚滚车轮、阵阵红歌,地调院院本部党员职工群情振奋北上延安,亲身经受革命传统的洗礼。
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来到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住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谱写着中华民族的全新历史,开创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一座座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领导人居住过的窑洞,清晰地镌刻着历史的脚印;一幅幅珍贵的图片,领袖们当年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一曲曲荡气回肠的信天游,唱不完陕北的独特风情和沧桑巨变。从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七大会址、枣园,一路走来,大家重温誓词、听讲解、观图片、看实物、访旧居,从中学习延安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延安革命精神,感悟颇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艰难困苦时期夺取胜利的法宝,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依然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延安之行,使大家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受到了教育。归途中,大家踊跃交流体会,纷纷表示要带头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勤奋工作、甘于奉献、立足本岗、开拓创新、面向未来、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地质事业和地调院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刘曦鹏供稿
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之际,伴随着滚滚车轮、阵阵红歌,地调院院本部党员职工群情振奋北上延安,亲身经受革命传统的洗礼。
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来到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住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谱写着中华民族的全新历史,开创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一座座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领导人居住过的窑洞,清晰地镌刻着历史的脚印;一幅幅珍贵的图片,领袖们当年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一曲曲荡气回肠的信天游,唱不完陕北的独特风情和沧桑巨变。从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七大会址、枣园,一路走来,大家重温誓词、听讲解、观图片、看实物、访旧居,从中学习延安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延安革命精神,感悟颇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艰难困苦时期夺取胜利的法宝,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依然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延安之行,使大家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受到了教育。归途中,大家踊跃交流体会,纷纷表示要带头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勤奋工作、甘于奉献、立足本岗、开拓创新、面向未来、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地质事业和地调院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刘曦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