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您当前所在位置>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基础地质的先行者——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

发布日期: 2015-05-13 作者: 浏览数:811

    地调中心是一支资质等级高、专业门类齐全、技术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优秀团队。多年来,共承担国家地质大调查、国家基金和地方政府等各类项目339项,在区调、矿产、水工环、物探、化探、遥感信息、技术规范编制、综合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了中国地调局、省级国土部门的肯定。
    
                                     夯实基础地质 实现找矿突破
    按照国家公益性队伍的职责,广大地质工作者远涉西藏、青海、新疆、内蒙等地,在基础地质方面,共完成1∶5万区调约75幅,32094km2,1∶25万区调20幅,268068km2,1∶50万化探调查40000km2,1∶25万化探调查42075km2,1∶25多目标化探调查29520km2,1∶20万化探调查72464km2,1∶5万化探调查8086km2,1∶100万重力调查960000km2,1∶20万重力调查153025km2;1∶5万高精度地面磁测11662km2,其成果填补了昆仑等地区基础地质的空白,是省基础地质调查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年开展区域地质调查29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34项、省公益性地质专项及地勘基金9项。在“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指导下,在渭河盆地氦气资源区,秦岭、昆仑—阿尔金、天山、阿尔泰、北山—祁连、柴达木周缘、大兴安岭、冈底斯等成矿带开展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和矿产勘查等工作中,发现了一批新的矿(化)点,圈定了一批找矿靶区,发现油页岩、铌(钽)、铷、煤炭、钒、钨(钼)、铅锌、金、、铁等,估算新增资源量(333+3341)铅锌387.55万吨、铁1964万吨、金8.64吨、钨2.03万吨、铜64万吨、银1151吨、锑16万吨。
    在省内实施的项目中,提交新发现油页岩矿产地1处,油页岩矿资源量8.38亿吨,页岩油资源量0.46亿吨,预测油页岩资源潜力115亿吨,页岩油资源潜力6.65亿吨;首次在我省东南部发现特大型铌(钽)矿和铷矿,铌(钽)资源量超过30万吨,铷资源量超过8万吨。两处特大型矿产资源的发现是我省实施找矿突破战略的重大成果,填补了稀有金属铌、铷的空白,对于促进我省矿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靖边县宁条梁—乔沟湾侏罗纪煤田勘查获得煤炭预测资源量50亿吨,煤质优良,是良好的气化、液化等化工原料,为陕北煤化工基地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在陕南发现并提交中型钒矿1处,资源量35万吨;省外资源调查也取得好的成果,在内蒙北山地区经多年矿调,提交望旭山中型钨矿床1处。
    
                                  着力生态环境调查  服务地方经济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理念,在省内率先开展城市群地热能调查评价,系统研究了关中盆地地热资源,为城市地热资源科学合理、有效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有力促进了房地产、旅游、养殖、种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关中盆地建设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步伐;加强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系统开展了环境地质、生态地球化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正在实施的大西安城市地质调查,将建设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高精度反映大西安地区地质、地质资源、环境的数量和质量状况,及时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省内率先开展地下水环评专题评价,为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陕西华电安康电厂和杨凌热电厂地下水环境影响提供详实的专题报告,报告已成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评专题工作范本;自2013年以来陆续开展省政府出资的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横山县等地质灾害调查,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
    
                                      发挥科技支撑 攻坚找矿规律
    在完成关中经济区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关中盆地富硒土壤分布区1:5土壤地球化学调查1950km2,对调查区内土地质量进行了初步地球化学评估,评估表明关中地区土壤大部分为良好以上,耕作层土壤总体质量较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关中盆地)富硒区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在关中盆地三个地区发现圈定了成片富硒基本农田,总面积1657.92km2,为农业规划、种植业结构调整、富硒土壤区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对创建名优农产品,提高经济收入,打造我省特色农业,支持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球物理勘查方面在重磁、激电等传统找矿方法基础上,利用综合物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电磁测深等新技术与联合反演新方法,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油气勘查、深部区域地质构造研究以及水文环境调查提供丰富的线索与依据。
    遥感地质调查服务于区域地质填图、矿产勘查、地质灾害解译、土地分类、矿山监理等三十多个项目。数字国土全面完成全省已有1:5万和1:25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为省主要成矿区带地学领域的基础研究、资源评价、地下水勘查及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地学数据资料。
    陕西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搜集研究了各类地质资料,开展了全省煤炭、铁、铜等20余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首次摸清了全省重要矿产资源的家底,建立了全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及动态管理系统。据该成果,省已设立2个国家级、15个省级矿产整装勘查项目及一系列重点勘查区。在安康东南部及丹凤—商南等地区部署的稀有金属勘查项目找矿已取得了进展。
    编纂完成了我省目前地质资料最新、最系统的成果典籍—陕西省区域地质志,该志以原志为基础,吸收近20余年来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结合野外调研和综合研究,按照板块构造、现代地层学等理论和大陆动力学学术思想及活动论观点,系统厘定了全省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并有突破性进展。参与编制地质勘查等技术规范7个。
    
                                      共创精神文明 构建和谐队伍
    在党建和精神文明方面,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坚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近年来先后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党的知识竞赛、文艺汇演、征文摄影比赛、观看政史教育片等多种活动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培养一支 “恪尽职守、公正廉洁、立足岗位、乐于奉献”的职工队伍。
    中心班子决心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地质调查院的领导下,努力加强能力建设,发挥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先导作用,积极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立足陕西,面向西部,带领广大职工,与时俱进,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前进。(编辑于2015年12月)